Search


[日本住宅概述-4] 明治以後日本住宅的變化

在前面的文章當中,...

  • Share this:


[日本住宅概述-4] 明治以後日本住宅的變化

在前面的文章當中,提到日本住宅的特色有
1.以木造為主。
2.師法自然
3.不完全隔間
4.中介空間的組成
5.空間的階層性
6.空間的極度利用
7.地板居vs椅子居
8.和室與洋室的併合

3-6在前面幾次文章當中已經分享,而今天要分享的是第7點與第8點。剛好最近在播天皇御廚,大家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明治時代受到西洋文化影響以後日本人的生活變化。

在天皇御廚的角色當中,貴族有勢力的人士在洋館優雅的吃西洋料理。洋風在當時代表的是社交的、公開的、政治的,而觀看天皇御廚中吃飯的王公貴族,可以發現到男人幾乎都穿西式禮服,女人則洋裝及和服皆有,這是由於男人處理政務,處於公共場合之中,而在當時女人地位尚未完全覺醒之下,相較來說附屬地位較強,有濃厚的傳統性。這傳統也是與女人賢妻良母印象以及家庭地位等觀念有關。女人在家庭地位的覺醒,要等到大正以後。

也就是說,「洋」是公眾,「和」是私密,有權勢的貴族多半建一棟「和」「洋」並和的豪宅(屋敷:やしき)。這是由於接待客人的地方必須是「洋館」,而家人尤其是女眷生活的場所必須是「和館」之故。

在日本住宅中呈現「和洋並列」的理由為「椅子居vs地板居」的論爭。傳統日本住宅以榻榻米為主,日本人早已習慣席地而坐。明治時代的西洋生活帶來椅子居的習慣,這對於當時仍多穿和服的日本人來說有很多不便以及不習慣。當時的文獻有報導,日本人還是比較喜歡在地板上「ゴロゴロ」。而等到大正時代以後,西洋式生活更普及一般人民,但是一般人民沒有經濟能力建一整棟洋館與和館,於是建築設計者以及各單位提出各種對於和式與洋式之間的看法,而發展至今。

(圖說)明治時期大富人家的洋館(上)與和館(下)
這一棟建築為廣島吳市司令部軍官的舊宅,洋館做為接待空間,後側有一整棟和館是家族居住空間。


Tags:

About author
本站主打文化、歷史、生活的日語,いくえ先生住在日本10多年,而且是在京都,所以有個副標題「京築居」。也會介紹日本旅遊景點,還有觀光日語喔!記得來按讚追蹤啦
方格子 . 皮鷺
View all posts